1、 )
①我国的大豆种植业多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②我国各大平原区都不适宜种植大豆 ③我国大豆产、供、销社会化程度低 ④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分布在我国交通线网稀疏区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合理的建议有( )
①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我国可以不种植大豆,而全部利用质优价廉的进口大豆
②延长大豆产业链条,增加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完善大豆科研、生产及推广体系,扩大高出油率大豆的种植面积
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A
2.B
1.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和装运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豆种植业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大豆产、供、销社会化程度低。①③正确。我国为大豆的原产地,绝大多数省份都种植大豆,集中产区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黄淮海的部分地区。②④说法错误,故A正确。
2.我国不种植大豆而全部利用进口大豆,这不切实际;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为油菜,不适宜大豆种植。①④错误。延长大豆产业链条,增加大豆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大豆科研、生产及推广体系,扩大高出油率大豆的种植面积利于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②③正确。故B正确。
本题组为组合选项,宜采用排除法。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年播种面积1.2亿亩,产量万吨,但大部分质量低于多万吨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我国限制转基因大豆种植)。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该年度巴西、美国大豆分别占我国进口量的53%、34%。
大豆到岸价受产地生产成本、生产国国内运输价格、国际海运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正常年份我国进口大豆到岸价巴西大豆低于美国大豆,但有些年份相反,下图为中国大豆进口来源示意。
(1)与美国相比,说明巴西大豆的蛋白质、脂肪等质量指标高的气候条件。
(2)推测有些年份美国大豆价格更低的原因
(3)分析大豆大量进口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4)结合我国大豆产需现状,为我国大豆种植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纬度低,光热充足,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丰富(2)受自然灾害等影响巴西产量下降,美国产量增加;石油等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距离中国港口较近,海运价格低;国内内河航运成本较低;政府对大豆补贴等(3)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腾出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及蔬菜、花卉等,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廉价、优质饲料供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2分);减轻了土地压力,保证了退耕还林等措施的实施(4)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我国非转基因优势品牌;提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调整国家政策,提高大豆生产补贴
整体分析:从气候条件分析,主是是比较光照、热量、降水条件。大豆到岸价受产地生产成本、生产国国内运输价格、国际海运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大豆大量进口对我国有利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饲料、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1)从气候条件分析,巴西纬度低,光热充足,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丰富。美国大豆种植区光热、水分条件较差,所以巴西大豆的蛋白质、脂肪等质量指标高。
(2)大豆到岸价受产地生产成本、生产国国内运输价格、国际海运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有些年份美国大豆价格更低,主要从产量、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政策等方面分析。可能是巴西产量下降,美国产量增加。可能是石油等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距离中国港口较近,海运价格低。国内内河航运成本较低,政府对大豆补贴等。
(3)大豆大量进口对我国有利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饲料、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可减少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利用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及蔬菜、花卉等,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增加了廉价、优质饲料供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减轻了土地压力,保证了退耕还林等措施的实施。
(4)我国大豆大部分质量低于多万吨的进口转基因大豆,面对产量、质量低,需求量大的现状。我国大豆生产应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我国限制转基因大豆种植,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我国非转基因优势品牌。提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调整国家政策,提高大豆生产补贴。
4.大豆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到全球各地。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美国、巴西是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中国生产的是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和巴西以转基因大豆生产为主。
(1)中国、美国和巴西大豆产主产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宜大豆的生长。判断中国、美国和巴西大豆主产区的气候类型。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根据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分析美国大豆高产的原因。
(3)年后,巴西大豆产量直逼美国。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4)大豆生长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中国大豆产量比美国、巴西等国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豆主产区经常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以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华北地区为例,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7、8月大豆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
(1)中国:温带季风气候;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巴西: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2)农业地域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生产特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高,种植面积大;科学技术水平高,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单产高。
(3)巴西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种植面积大;运用转基因技术,单产高。
(4)中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一般7月、8月雨带推移至华北地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有利的水分条件。但夏季风通常不稳定,夏季风过强的年份,雨带停留在华北地区,华北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夏季风过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华北地区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从而影响大豆生产。
考查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图判定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能力。中国大豆生产区位于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美国大豆生产区位于五大湖附近(35°N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巴西大豆生产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北部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2)美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三种,东部低缓的高原、中部大平原地区分布着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西部山区农业地域类型为牧场畜牧业、西海岸30°N到40°N主要分布着地中海型农业,由此可知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该类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为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高,从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因此美国种植面积大。从材料可知,美国和巴西以转基因大豆生产为主,因此科技水平高,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单产高。
(3)年后,巴西大豆产量直逼美国;农业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地势、水资源、土壤性质)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市场、交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国家政策)依据背景材料(表格),从种植面积来看,巴西略低于美国、远远大于中国,由此可知巴西土地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拥有数量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价格低是其相较于美国的区位优势;从材料“美国和巴西以转基因大豆生产为主”可知,巴西运用转基因技术,单产高。
(4)夏季风是我国大陆水汽的主要输送者。华北地区6月-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使我国南北频繁发生旱涝灾害;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北方,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往往出现北涝南旱,华北地区降水量过多,会出现涝灾;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往往出现北旱南涝,华北地区降水量过少,会出现旱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